朝鲜纪实 对一个朝鲜男人的承诺(深度长文多图)
跟着Molly去旅行2021-01-08 15:54:22
在去往平壤的火车上要呆四个小时,同车厢的人吃完饭都躺下了。在这趟列车上我认识了一个朝鲜人。他在平壤的一所大学研究生外国语专业毕业,会说很流利的中文和英文。我走到两节车厢的连接处,他当时正站在对面抽烟,看到我过来,很绅士地用英语问我是否介意抽烟,我摇了摇头,我们俩就那样静静地站在那里一起看窗外擦过的乡野。他告诉我,他这次是去中国谈油画的生意,自称自己是“画画”单位的。关于这一点,我在回国以后和朋友聊过,有人和我讲,朝鲜的油画很值钱,中国丹东边境和温州等地区确实会有朝鲜人过去画画。也有人说怎么可能一个中英文流利的朝鲜人,一个接受了国家最好的教育和栽培的人去画画啊,会不会是个卧底?他还告诉我,朝鲜整个国家一共外派了15个代表团,其中包括在中国的3个,以及在一些中东国家的等共计12个。
出乎我意料的是,他曾去过中国很多地方还有一些欧洲城市和中东地区,但是,当我问他外派的话具体做什么工作的时候,他却避而缄口不言。聊了一会儿,他问我要不要black tea,我第一反应是那种泡在壶里的红茶,我当时还略有震惊,诶,居然他们还可以在列车上泡茶耶,结果……他兴高采烈地拿给了我一盒康师傅冰红茶,就是那种纸盒装带塑料吸管那种,表情竟然还蛮依依不舍的,特意强调说是他在中国遇见的朋友这次送给他的。真的,当时我真的想还给他了,第一我平时绝对不喝饮料,第二他给我的感觉是这个东西很贵重,但是想了一下以后,还是插上吸管喝掉了,他看到我喝了之后一脸开心,话也渐渐多了起来。我说国外电话打不到朝鲜来,那对于像你这样在国外工作的人岂不是很麻烦?
他表情有点紧张,说这是国家需要,因为如果国外的电话可以打进来,他们就能监听朝鲜,很多坏国家比如美国和叙利亚(如果我没听错的话,虽然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是叙利亚...)就会攻打他们。
我察觉到这个话题可能有点政治敏感,就立刻换了一个轻松一点的话题。我问他,“你在平壤上大学的时候,有没有什么好玩儿的事情发生?”没想到他连这个都表现的很为难,摆摆手,掐灭了烟,眼神试图避开我的目光。我略有不甘,追问了一下,“就比如说大学里面有没有喜欢的女生呀,你们周末去哪里玩啊之类的。”他想了一下说,平时就是读读书,然后大家会去帮农活,偶尔也会去爬山,游泳之类的。
说到游泳,这时候他脸上流露出了一股向往的神采,说,以后等到我们的济州岛回归以后,我们就可以去济州岛游泳了,那里真的很漂亮,你去过没有?
突然觉得朝鲜似乎也没有我们想的那样贫瘠和阴暗,那里的人们和我们一样,有感情有生命力地活着。第一天我们到达了平壤,市区路上很整洁,一切都是井井有条的样子。大街上骑车的和行人的人数超过了汽车的数量。不管是在家还是在工作地点,朝鲜人保持着一贯的安静有序。服务很齐全,包括spa,酒吧,对外商店,还有台球等娱乐设施。然而,当我第一次走进去,就意识到reception服务意识很差。
其它国家一般情况这种都是供客人取阅的,但是由于我在朝鲜,所以我就问了一下可否拿走看,里面的男侍员瞪大了眼睛,一副很不高兴的样子撇了我一眼,用朝语向我大声地说了几句,并用手势让我把报纸放下。不仅仅是这种态度,更令我惊讶的是一个每天都要接待大量游客的酒店前台居然不会中文英语。我问了身边的商人贾总,他告诉我,因为来的人都有陪同(朝鲜导游),所以不需要他们直接接触客人,也就不必要会外语了。 即使我只有一个人,安排给我的房间竟然是一个套间,刷房卡以后,推门走过一个走廊,正对着是一个待客的小客厅,落地窗边放着茶桌和椅子。右手边是一面墙的穿衣镜,旁边推门就是洗手间,里面的配套设施应有尽有,连洗漱沐浴用品也配好了。 左边是一个摆放着两张床的卧室。因为我是一个人,我问有没有大床房的时候,导游和前台沟通以后告诉我他们只有这种,不知道是当天只剩这种房间了还是真的只有这种两张床的...
柜子上和世界上大多数的国家的酒店一样,摆放了迷你冰箱,热水壶,碟子水杯等等,唯一的区别是他们不提供咖啡或者茶包。
房间里的电视可以收到十几个台,有中国,日本,美国,法国和中东的几个不同的国家,然而这是只有外国游客可以享受到的特权,朝鲜导游住的房间里面是看不到这些的。其中朝鲜本地的电视台9点就下班了。不知道大家对小时候下午电视台下班之后的画面还有没有印象,就是那种彩色的方块拼成圆形在电视上静止不动的画面。
当天晚上,我和贾总打了招呼,混入了一队中国商人当中。他们当晚要和朝鲜的高官们一起吃晚宴,我让贾总告诉我的导游说我会和他一起吃饭,朝鲜导游听说是贾总以后就答应了,结果未曾想到,这就为一会儿的“酒店事件”埋下了一颗炸弹。夜幕降临,酒店门口停下了几辆豪车…侍员毕恭毕敬地为车里的人打开车门,他们下车大步走入酒店大厅,立刻有服务生为他们拿行李架推行李…恍恍惚惚竟然有一种自己并不在朝鲜的感觉,车前面的朝语车牌号又把我拉回了现实。
去饭店的车上播放着足球赛,虽然看不清具体是哪个国家的,但我能肯定的是西方国家的比赛,这一点让我有点惊讶。晚上大街上路灯都很暗,这可能和他们严重的电力缺乏有关,整体给人的感觉阴森森的。走在大街上的学生,胸前挂着小灯,边走边看书,这并只不是一两个学生的行为,而接近于当地的一种常态。路过灯火通明的滑冰馆,巨大大场馆在黑夜里像一大顶扣在地上的帽子,和前方借着微弱光芒学习的孩子们形成了讽刺的对比。
这次和我们共进晚餐的官员身边带了个极为消瘦的女翻译,愈发显得他体态臃肿。吃饭的时候杯盏交错,精致的菜肴一道一道被端上了桌子,商人们相互举杯祝酒,一个一个喝的面上熏红。冰船上码的整整齐齐的生鱼片,盘边甚至还会摆上镂空的金色糖雕装饰...
这样慷慨地提供着过剩的食物,让我有点想象不到,这是一个接受世界粮食计划署捐赠的国家…
这个行动是由在朝鲜官方监管下展开的,然而在去年4月的时候,由于援助资金短缺,无法资助朝鲜的240万孕妇和儿童,并停止了对50万农村学生的救援。国际社会对朝鲜的怀疑也比比皆是,有人认为平壤曾实施多次粮食欺骗,粮食主要掌握在该国的军事和政治精英手中。不禁注意到身边餐桌和我们一起吃饭的司机,他们基本不动筷子,只是在那里呆坐着,当有人劝他们吃两口的时候,才会象征性地吃一点。有个长得很帅气的女孩子整场都让我很惊讶,不仅会拉小提琴,跳舞,唱歌,最后还坐在一边打了一场架子鼓。 我们吃到晚上十点多,一行人才有说有笑地回到了酒店。刚一进酒店大堂,我就发现我的朝鲜导游就直直地站在大堂中央,看到我进门,他大步向我走了过来,伸手拽住我的衣服。“你这几个小时去哪儿了?” 他在我耳边近乎咬牙切齿地说道。“我和您说过了啊,我去和贾总吃饭了。”我觉得莫名其妙。他说,“我以为你们就在酒店一楼吃饭,谁让你出去的!”我这时顿感不妙,旁边的中国商人们急忙凑过来帮我打马虎眼,“嗨,这有啥呀,这不是回来了吗...” 边说着他们冲我使眼色让我赶紧走,我趁导游和他们争吵时脚底抹油一溜烟溜回了自己的房间。在酒店走廊里碰到和我一同来朝鲜的一家人。他们一看到我就面露担心, “你知道吗,你走了以后,导游把整个楼都打电话问了一遍,说是有人找不到了,可能是偷跑了。” 这番话当时把我吓得够呛,回到房间里心还是砰砰砰地跳个不停。这边对于照片的管制很严,记得一天早晨起床以后,我坐电梯下到酒店二楼去吃早餐。这个酒店自助早餐很丰盛,有泡菜,鱿鱼,面包,新鲜的酸奶,水果等等。
我依旧是用藏在衣服里的手机偷拍,等我拿完东西回到桌子上,还是习惯性地第一时间把照片转移到了U盘上备份,同时删掉了手机上的照片。吃到一半,我去拿了一个水煮蛋,然后坐在桌子前突然想到拿得时候没有拍照片,一个鸡蛋应该没事,我想,然后我就掏出手机,对着鸡蛋拍了一张。突然我的右肩上落了一只手,我扭过头,朝鲜的美女服务员脆声说,我们这里不能拍照,请把照片删掉。我麻利地当着她的面把鸡蛋照片删掉了。这时候,旁边一个疑似领班一样的男服务生让我把手机给他,我递给他以后他左右翻了一下照片,确认没有了以后还给了我。电车价格大概2毛钱一次(或许更便宜,因为朝鲜混乱的汇率问题我并不能算出准确的价格),不过很遗憾这种电车是不对外国游客开放的。在朝鲜旅游,你要想自由逛街或者搭乘任何公共电、汽车是绝无可能的,为的是避免你和普通民众有近距离的接触和交流。在平壤其实很少看得见出租车,因为出租车一般只在宾馆用。大多数只能从一个宾馆到另一个宾馆。
朝鲜女性曾经一度不能骑自行车。1996年,金正日一次看到骑着自行车的女性后表示“朝鲜的女人们传统上穿裙子,但是穿裙子骑自行车很难看。”于是有人就下达了“禁止女性骑自行车”的可笑禁令,朝鲜到处都能听到“将军同志讨厌女人骑自行车的行为”的议论。直到2007年,曾发生因女性骑车被警察扣车,一怒下跳河自尽的事件,朝鲜才开始解除该禁令。朝鲜很少有私家车,多为国务院和单位用车,除了个别功勋艺术家和功勋体育运动员有(由国家奖励的)外,其他人大多没有。市民出行基本依靠公共交通:轻轨电车、无轨电车和公共汽车,但使用最多的还是地下铁。两侧相对而行的电梯上,朝鲜本地人和外国游客相互好奇地望着对方。
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强调,所有运行的地铁车辆均为本国所造。但是刚通车时其实是采用中国吉林省长春客车厂(现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的客车,然而在2000年起已更新使用德国制造的新型客车。尽管地铁车厢来自德国,但是改造后红绿相间车体,车窗和镶板上的刮痕掩盖了这一事实。正如在朝鲜的每个角落都会有已故领导人金日成和金正日的画像,地铁车厢上方也挂着金日成和金正日一如既往的微笑画像。图中的女乘务员试图叫醒一个睡过站的乘客。结果那位乘客久叫不醒,车厢的门自动关闭了。 外面的女乘务员协助她把车门用力拉开,两人才得以赶在列车启动之前下车。地铁站的乘务员清一色女性,她们身着统一制服,如同平壤女交警一样,成为地铁站一道美丽的风景。据介绍,因为女性态度和蔼、服务周到,能给乘客亲切感,所以平壤地铁的所有乘务员都是女性,就连调度员中也有1/3是女性。其实,恐怕另有原因。因为青壮年男子大部分都去了部队,所以朝鲜很多工作岗位上都是女性。“男人身份靠手机,女人时髦靠新衣。”这一切让许多中国人似曾相识,中国上世纪八十年代大款们都以手持“大哥大”为荣,迷你裙则成为女性的新宠。当时曾有国外时尚杂志称,“假如昨天在米兰或巴黎发布的一种时装款式今天出现在中国女性的身上,千万不要奇怪”。这句话现在也完全可用在朝鲜女性身上。带领着我们的女导游包里面有口红眉笔等,手里拿着一台黑色的手机,套了黑色的翻盖手机壳,甚至还有一个小熊维尼的贴纸在上面。
即便如此,外国人的牛仔外套还是在他们眼里的大逆不道(朝鲜没有这种“资本主义”的布料)。
而这种黑丝配高跟鞋的标配,却出现在年龄尚幼的小学生身上,红领巾配高跟鞋,这种组合怕是很难出现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其他的地方了。
谈及教育,这边很好的一点是“教育免费”,而且朝鲜非常重视教育发展。在学校里的教授,老师,或者是科学家,都是可以获得免费的房子,同时他们的家人也会得到很好的照顾。“在平壤,曾经有个教师之家,一家三口都是老师,所以他们获得了国家荣誉,还受到了我们伟大的金正恩的接待。”
这边的小学中学一节课45分钟,大学则是80分钟一节。中小学只有半天课,下午是他们所说的“爱好”课,孩子们会去少年宫等地方,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平壤有一个很大的图书馆,他们叫“人民大学习堂”,同样也是免费对公众开放的。自1953年起,板门店成为世界上陈兵最多的国家边境,双方至今仍处于紧张的敌对状态。根据停战协议,四方直线距离不过800米的板门店由联合国驻军同北朝鲜军队共同守备。去平城看朝鲜与韩国的三八军事分界线,路上起伏不平,汽车在马路上的颠簸让我少见地感到晕车,胃里不停的翻滚,要知道我可是上个月在堪察加坐越野车从火山群里刚回来的人...一路会经过四个军岗,朝鲜仍属于停战状态,并非和平年代,所以现在三八线左右仍划分了不同的区域作为战事缓冲区。在板门店一定要在指定的路线上行走,不要私自进入非游览区。在2008年一名韩国游客在板门店即被北朝鲜士兵射杀...允许个人直接分享本文章到个人微博、朋友圈。但媒体(包括但不限于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营销号)转载需在正文开头显著位置注明(微信公众号:跟着Molly去旅行)并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演绎。*所有照片均为原创,由于颠沛流离来回导入导出,致使照片质量下降,请读者见谅,需要原版照片可联系我。*文章原创,一小部分常识性文字源自网络,新闻等报道。